12月6日,由年轻木匠曾家快主墨的一座新的叠梁式木拱廊桥在泰顺县泗溪镇南溪村动工。这不仅是泰顺木匠自明代之后第一次再造木拱廊桥,更为可喜的是,这还意味着,木拱廊桥造桥工艺失传近500年后,再一次出现在廊桥之乡,从此可望代代相传。 新廊桥桥址选在泗溪镇南溪上庄村。新廊桥的跨径5.9米,桥长10米。听说要建造新廊桥,村民们不约而同从四处赶来帮忙。上午九点,在主墨师傅曾家快的带领下,新廊桥开始搭建。叠梁木拱廊桥是不用钉铆的,它的结构是用相同规格的杆件别压穿插,搭接而成。因此,曾家快首先要把杆件搭接起来。在村民的帮助下,上午10:20左右,两侧的第一级支撑搭建成功。这种工艺,民间俗称“合龙”,意思是说,两岸的第一级支撑已经顺利连接,廊桥的主体已经连为一体,凌波的木龙已初具雏形。“合龙”是廊桥建造过程中最主要的环节,只有顺利“合龙”后,廊桥梁架的第二层支撑和上层的廊屋建造才能继续进行。因此,“合龙”工艺是廊桥建造的核心技术之一,曾家快采用的,就是泰顺古代匠人常用的“吊梁式”。据传,古代匠人也有采用“架梁”方式的。 我国著名力学专家沈为平认为,泰顺木拱廊桥是汴水虹桥的前身,它是泰顺本地工匠经过长期的探索,最终造就了这种辉映古今的桥梁建筑—叠梁式木拱廊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泰顺的许多大木师傅都会建造叠梁式木拱廊桥。但到了明代后期,泰顺木拱廊桥的建造技术已经流失,导致了此后的泰顺叠梁式木拱廊桥都是由外地木匠建造和重修的。因此,许多专家学者和文物工作者一致认为,叠梁式木拱廊桥建造技术已经在泰顺失传,时间可能长达近500年。近年来,有关部门虽然多次寻访民间的大木师傅,希望可以找到叠梁式木拱廊桥建造技艺的传人,但都没有结果。 三年前,出身木匠世家的曾家快决心揭开叠梁式木拱廊桥的建造技术奥秘,经过上百次的实地测绘,他终于掌握了这门失传了近500年的古代建筑技艺。这次建造这座小型廊桥,一方面是为了检验自己的探索心得,另一方面却是因为资金原因。曾家快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建造一座可以和北涧桥相媲美的新廊桥。
图片由泰顺电视台林建波剪辑提供
参与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