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桥网首页 | 精彩选读| 游记攻略 | 消息参考 | 廊桥寻梦 | 乡土中国 | 世界遗产 | 摄影图库 | 廊桥论坛 | 中国廊桥国际学术研讨 |

专题栏目
个人文集
翁卿仑涛岩草中英
燕海林邱小谊陈豹文
朱九澄薛爱美夏兆平
翁晓彬夏良贤徐克文
吴玄杨立成龚崎现
苏康宝高启新张黎华
陈圣格薛一泉
热门文章
固顶文章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履约报告
固顶文章泰顺:以廊桥修复精神 助推新发展
固顶文章国宝重生!温州泰顺受损古廊桥之
固顶文章季海波入围2017“中国非遗年度人
固顶文章2017温州十件文化大事评选,快来
固顶文章福建寿宁获评“中国木拱廊桥文化
固顶文章看,被冲毁的国宝廊桥是这样一步
固顶文章泰顺三座国保廊桥修复工程顺利通
固顶文章【廊桥人物】季海波:非遗保护要
固顶文章烟雨廊桥,点滴皆做相思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廊桥网 >> 精彩选读 >> 廊桥寻梦 >> 廊桥介绍 >> 庆元廊桥 >> 正文
[走遍中国] 丽水·廊桥寻梦
作者:央视国际 文章来源:央视国际 点击数:6860 更新时间:2005/4/30 13:57:00【字体:
 
       美国小说和电影《廊桥遣梦》使美国的温特塞特闻名于世,而中国浙江丽水,因目前其境内的“古廊桥”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引起世人的关注。这种在桥面上盖建廊屋的桥,人们称它为廊桥,又称屋桥和风雨桥。对这样别致的桥,古人是如何建造的?我们不禁心声疑问。
 

  我们的行程是从寻访当地的廊桥专家开始的。刚一出发就遇上了毛毛细雨。首先我们寻找到了,在庆元县工作的郑承春和吴其林。十多年来,他们拍摄了近百座桥,数百张照片,庆元县的500多个自然村印满了他们的足迹,他们已成为当地著名的廊桥通,担任庆元县文联主席的郑承春拿出他拍摄的廊桥让我们欣赏。

  采访:郑承春 丽水市庆元县文联主席

  “我们庆元县的桥很有特色,现在有6个全国(之最的)记载。一个是数量最多,第二个是我们现存的桥梁是全国时间最久的这个桥都在我们庆元县,就在如龙桥,还有一座是兰溪桥,是单孔跨度最大的,还有我国现有历史记载、文字记载,最早的桥也在我们庆元,从时间这个角度来说,它是宋、元、明、清几个朝代,我们庆元都建有桥,所以我非常钟爱拍摄廊桥。”

  这里是建有廊桥的丽水山区,风光虽美,但山高水急,溪流纵横,为了解决交通不便的问题,古人就是在这样的深山老林里建起一座座的廊桥。这位在丽水庆元县从事文物工作的吴其林,向我们讲述了20多年来,他和廊桥朝夕相伴的感受。他认为廊桥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这是吴其林和同事们用几根中国人吃饭常用的筷子搭起的木拱桥结构,看似简单,却显示着科学的力学原理。它的木拱结构和古代明画“清明上河图”上的千古奇观,北宋开封的虹桥极为相似,专家认为这是世界桥梁史上绝无仅有的虹桥技术,当时建起来的虹桥,桥本身承受重量的能力是相当可观的。据史料记载,虹桥上可通行装载几十担货物的大车,其载重量相当于今天的2至3吨的大卡车。于是有人说,浙江福建这一带的木拱桥建造技术肯定是从开封传到杭州,是金人入侵开封时,宋代人南迁之后,带来的技术,但从近年来,人们对浙闽一带木拱廊桥的考证,有人提出这里的木拱桥史比开封的虹桥更悠久,技术更高超。非常幸运,在如龙桥前,我们遇到了前来考察的专家:上海交大土木工程系教授沈为平和建筑学系副教授刘杰。他们认为北方的编木拱桥技术确实源于南方的编木拱梁桥。

  采访:沈为平 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

  “我们假如有个工匠要跑到北方要造这样的桥,当地在这个地方用的是榫铆结构的,到北方它用捆扎技术,捆扎技术发生什么问题,就是梁跟梁是叠起来的,(如果是)榫铆结构的话,这根梁这上面有一根拱梁,再有第二期的重量,他的高度只差一根梁,那捆扎的梁上面,有一根拱梁,上面再搁一根重量,它就有两根梁的高度,假如把这个桥搬到北方用捆扎技术的话,正好它的第二期的重量没有了,放不下了,就是四根(的高度)。所以根本不是从(南方)这个桥发展到了北方的虹桥,而是只要把这个技术搬到北方,用捆扎技术代替榫铆技术,必然形成“清明上河图”的显示的那个构造,就叫编木拱桥。”

  为了验证沈为平从技术进化论的角度得出的这个结论:南方建桥技术比北方高超。刘杰来到大济村的这座双门桥。双门桥廊屋顶上的墨书记载:大宋天圣三年甲子,(公元1025年)建造,说明双门桥的建造早于公元1032年的开封虹桥。因此刘杰做出了以下的结论。

  采访:刘杰 上海交通大学建筑系副教授

  “他们双双中了进士之后,然后为了纪念这个家族很荣耀的事情,修建了这么一座“双门桥”,并且其中的一个进士到了北宋的都城去做官,他做的什么官?就是负责皇城的什么服饰,什么基建这一类的建筑、营造这方面的(官)。所以完全有理由,就是说他可能会把当地的桥式带到都城去。”

  这是刘杰研究过的虹桥技术,它是1999年10月美国NOVA电视台为拍摄《虹桥》纪录片,在上海青浦区金泽镇恢复建造的开封虹桥。由中国桥梁专家唐寰澄先生主持,为再现这座虹桥的建造,美国人投资了一百万美元。造桥的圆木都是用绳子捆扎起来的。显然如沈教授所说,虹桥是在浙闽木拱梁桥基础上建造的。2001年11月刘杰又在南方亲眼目睹了浙江福建一带建造编木拱梁桥的过程。这是在福建省寿宁县小东村请造桥世家的最后一代传人郑多金师傅主持建造的一座规模较小的木拱梁桥。对比而言,刘杰认为南方的这种编木拱梁桥结构,适合建造跨度较大的桥梁,所有的接点不是用绳子捆扎的,而几乎都是榫铆,做法要比开封虹桥复杂得多。如史书《东京梦华录》记载,“三河度所费工逾三倍。”然而建桥术的发明者是谁,史书上没有记载。也许它将成为千古之谜。在庆元博物馆我们发现了古代福建人为浙江人承包建桥的包约,它显示着浙闽人自古就拥有自己的造桥技术和专家。国宝“如龙桥”就是一种成熟期的桥梁形式。

 

  如龙桥位于庆元举水乡、月山村的举溪之上,其态势与山脊相连,遥看桥身似龙首下倾,因此得名,如龙桥。它与村尾的来凤桥遥相呼应。如龙桥的廊屋东侧的钟楼,西侧的桥亭和桥梁三者融为一体。廊内的如意斗拱层层叠加,工艺精湛。廊屋通道两侧有廊凳,供山中走远路的人休息。桥两侧铺的风雨木板,既能保护下面的木拱架,又为人们躲雨、避暑、进行商品交易,提供一个好场所,这就是古人在桥上建廊屋的目的。如龙桥是迄今有确切记年,保存寿命最长的木拱廊桥。

  我们在丽水看到了各种廊桥,有木拱廊桥,还有石拱廊桥。我们发现几乎每座桥都有一个令人心动的故事。大济村村口的双门桥是为了纪念吴氏家族一门出了双进士而修建的兴教育人的桥。桥上有装饰画面、匾额题字,楹联对句。这个不足300人的小村庄,在230年间,从这座双门桥上送走了26位进士和100多人,到全国各地做官,其中有30多人在京城做官,大济村成为远近闻名的进士村。

  这位进士吴克是26位进士中官职最高的人,他曾经担任过北宋的丞相。这位进士吴枢曾担任嘉兴的县令,公元1126年金兵入侵,他受命前往讲和,金人却要把他放到大鼎里用开水煮了,他严词相斥,面无俱色,是位抗金的英雄。

  几百年过去了,至今村里尚存古民居,接官亭和神秘莫测的古地道等许多古代建筑。“双门桥”这座老百姓视为风水桥的桥中央现在还供奉着村民们信奉的神灵。在古代,每座桥的香火都非常旺盛,那是善男信女们精神的寄托。

  这座兰溪桥和连接着它的西洋殿供奉的神灵是吴三公。每逢农历7月16日,兰溪桥上便会传来嘈杂的人声,过往行人骤然增多,那是生产香菇的老百姓,为纪念世界人工栽培香菇创始人吴三公,聚集在一起,举行祭祀活动,西洋殿是丽水人供奉吴三公的最大庙宇。吴三公出生在丽水的几个县交界的地方。他使香菇从野生转变为人工栽培,发展至今成为全球性产业,每年的这一天,菇民们在这里进行商品交易,交流制菇的经验,在这里一起观赏社戏。这种戏曲是丽水庆元地区独有的二都戏。多少年来,这座西洋殿与兰溪桥相依相伴,一同见证了丽水人生产香菇的悠久历史。

  在庆元香菇博物馆,在菇民祀奉的牌位中,我们发现上面不仅有吴三公师爷,还有刘伯温国师的名字,这位帮助朱元璋平定天下,建立明朝的功臣名为刘基,他怎么也成为菇民们供奉的神灵了呢?在刘国师的家乡青田县的石门洞,刘基17岁读书的地方,在人们为他建的刘文成公祠堂里,我们遇到了留葆琪先生,他是刘基研究会的顾问。他给我们讲了刘伯温和香菇的故事。

  采访:留葆琪 丽水市青田县刘基研究会顾问

  “我们浙南特产这种香菇的味道很鲜美,营养也很好,刘基就把这香菇进贡给朱元璋吃,朱元璋吃了之后赞不绝口,刘基就乘他高兴的时候,请他把这个生产香菇的专利批给我们浙南这一带龙泉、庆元、青田、景宁这一带的菇农,成为他们的专利,这样子一来,浙南的香菇生产销售很快地发展起来,直到现在成为世界最著名的菇乡。”

  刘伯温熟悉的这个瀑布,曾留下明代大诗人汤显祖的墨迹。那是在一个烟雨朦胧的春天,诗中写道:“春虚寒雨石门泉,远似虹霓近若烟。“当年汤显祖是怎么来到青田县的呢,当地百姓告诉我们,他是沿着廊桥连接的古道走来的,古代的道路都是沿着河谷开通的。因为河谷起着指南的作用。几乎所有古道的河边都有桥,把两岸的村庄连接起来。汤显祖走过的桥就像“宏济桥”这样的桥。这座桥位于遂昌县的王村口,位于关川溪上,它连接着桥东和桥西两个村庄。由于王村口的水路与衢州相通,陆路与龙泉县、福建省相连,成为遂昌西南一些地区的商品集散地。在古代,王村口是浙南名镇,有“小上海”之称。是遂昌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桥四周这些拥挤的民居,古代的商住楼,似乎向我们描述着古时候的王村口有多么热闹,当时这座宏济桥犹如开封的“虹桥”,桥下百舸争流,桥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一派繁忙的景象。古廊桥俨然是水路两用的古代立交桥。

  当时,遂昌的繁荣经济与汤显祖这位县官的努力分不开。公元1593年,一个秋风萧瑟的日子,42岁的汤显祖因抨击朝政,被贬官来到遂昌。他勤政爱民,兴教办学,劝农耕作,灭虎除害,政绩显著,几百年过去了,丽水遂昌县的人民依然爱戴,怀念着他,我们冒雨沿着汤显祖走过的路,跟随着原丽水遂昌县的文联主席,来到汤显祖交往甚密的叶氏家族的祠堂前,听他讲述了当年汤显祖纵囚观灯的故事。

  采访:包建国 原丽水市遂昌县文联主席

  “元宵佳节观灯时,他把犯人放到河桥观灯,他说我用一种感化教育,促使他们改造。由此,深深体现出汤显祖为政的五年中,不但是一个文学家,一个诗人,一个书法家,也是个政治家。 由于汤显祖任职期间,盗贼不兴,社会安定,在工作之余,他有时间从事诗歌和剧本的创作。汤显祖纵囚观灯、以人为本的思想还体现在他的名著“牡丹亭”里。这部和英国莎士比亚写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齐名的剧作。描写的是封建才女杜丽娘,为追求爱情幸福,与梦中情人柳梦梅一起,“以情抗礼”最终有情人喜成眷属的故事。据专家考证,这个故事构思于遂昌,写作完成于临川。汤显祖本人还用“十番”曲牌演唱戏曲。 “十番”这种曲牌早于昆曲,它产生于遂昌石练村。汤显祖亲自把它教授给演员,丽水的廊桥和古道印满了汤显祖游历的足迹。

  我们冒雨赶路是为了探寻一座至今保存完好的古廊桥,它全长100多米。据学者介绍,古时丽水山区,山高路险,交通不便,历史上少有战乱,廊桥几乎没有被人为的破坏,因遇水灾、火灾受难的廊桥常被当地的百姓反复修建、重建。始建于500多年前的永和桥被修建过十多次。去年浙江省政府还拨款近五十万元人民币进行了大修。当我们冒雨拍摄的时候,突然发现一个美国游客迎着我们的镜头走来,他使我们联想起美国电影“廊桥遗梦”,美国的温特赛特因“廊桥遗梦”而闻名于世,那么中国的丽水会因这里的廊桥而加深人们对它的了解吗?从这位美国人友好的目光和OK的手势里,我们似乎感悟到他对廊桥的赞赏。随着他的目光望去,在这座桥的对面,有一座新建的钢筋水泥桥,桥上正行驶着汽车,那是龙泉人为保护这座人行的廊桥而建的。在丽水,现有130多座廊桥,每一座廊桥的保护都能讲出一个感人的故事。

 

  这个兰溪桥电站,是原兰溪桥的所在地,在1984开始蓄水发电时,有人决定拆除水库即将淹没的兰溪桥。这消息急坏了文物工作者,吴其林,他向每一个想拆桥的人解释说明,文物只能保护,不可能失而复得,又亲自请省里的专家来视察,拯救了兰溪桥。吴其林不是造桥的传人,他是如何准确无误地领导民工把兰溪桥搬迁的呢?

  采访:吴其林 丽水庆元县博物馆馆长吴其林

  “在拆桥当中,我就是一边绘图,一边纪录,一边拆,我对这个东西特喜好,所以重建的时候,首先编号,后来去建,就一根没有错。”

  当时在没有任何现代化机械的情况下,要进行高空作业,绝非儿戏。民间谣传,拆卸兰溪桥要死掉三个人。于是,吴其林给家人留下遗嘱:“万一发生意外,就把我埋在兰溪桥下”。

  在讲述拆桥和建桥的过程中,吴其林摘了许多包粽子的箬叶,他说这种叶子晒干后特别好用。它是古人铺桥面时常用的材料。

  采访:吴其林 丽水庆元博物馆馆长

  “在桥面上首先铺上箬叶,这箬叶铺起来有0.5毫米之后,箬叶可以防虫,防水,保护桥面板,箬叶上面,0.5mm箬叶铺了之后,箬叶上面铺木炭,木炭铺上去可以防潮,木炭铺了之后,在木炭上面铺细沙,稳住鹅卵石和块石之间的间隙,稳住它,这个鹅卵石厚度相当于10至15厘米,这十几厘米的鹅卵石摆在桥面上,一个是稳住桥身,其二是耐磨。”

  认识吴其林是件非常幸运的事,它弥补了我们在丽水没有寻访到造桥传人的遗憾。如今热爱廊桥、保护廊桥的行动,在丽水蔚然成风,拍摄廊桥和廊桥人独有的民俗风情,已成为摄影师们争相选择的题材。在民间,书写廊桥、绘画廊桥的活动,像丽水数千人参与的摄影活动一样,当地老百姓称它是一场文化运动。

  风雨廊桥,几多梦想!不然那部著名的电影“廊桥遗梦”不会这样取景和命名,同样在丽水这天然的廊桥博物馆,永远的廊桥将是丽水人永远的梦想。

文章录入:还傻    责任编辑:还傻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Copyright©2000~2005 Langqi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廊桥网LANGQIAO.NET 版权所有!

    本站实名/通用网址:廊桥;手机支持: ;:QQ热线: .E-MAIL(MSN):

    中国廊桥保护与宣传公益网站 浙ICP备05018309号

    温馨提示:按Shift键同时点击页面上链接,即可在新窗口中打开链接内容;强烈建议使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站!显示器1024*768分辨率为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