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寻访泰顺的木拱桥 |
作者:周志明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数2254 更新时间:2009/4/19 21:20:20 文章录入:大笨钟 责任编辑:大笨钟 |
|
都说旅行和中毒一样,一段时间要不出来,虽然没有精神恍惚,却也是心痒难熬。我不知道美国电影《廊桥遗梦》感动过多少人,也不知在电影放映之前,有多少人会关注我们身边乡村的廊桥。那之前,我也见过廊桥,但万万没敢把它与那么浪漫的情感联系到一起。 溪东桥与北涧桥 从温州的牛山客运中心搭乘班车至苍南,再换去莲头的车,一路辗转,我们逐步深入山区。尽管事先已经在多处看到过她的图片,但是当我第一眼看见溪东桥的时候,依旧情不自禁地赞叹。 溪东桥始建于明隆庆四年,桥由二层拱骨相贯而成,梁架上建长廊式桥屋15间,中间三间高起为楼阁,两头翼角飞挑,斗角绕云,青龙翘须,颇有吞云吐雾之势。青瓦飞檐,轻盈地覆在桥身上,每个人都手捧相机围着桥不停地转悠,恨不得留下桥的每一个角度,从桥上到桥下,从桥身到局部。在弯弯溪水之岸,我拾级而上,抚摸廊桥苍老的容颜。阳光从那逶迤的山的曲线里划过,倾泄在廊桥上,暖暖的不肯离去。也许,后面还有更优美的桥,但这座桥的婀娜身姿已经深深印在了我的心中。 沿河前行百米即是北涧桥。北涧桥坐落于上桥村的东、南、北三溪汇合处的古渡口,与溪东桥并称为“姊妹桥”,两座桥都是“蜈蚣”结构的木拱廊桥。北涧桥建于清康熙十三年,桥面呈曲拱状,上建桥屋17间,正中三间突起成二重叠檐,四翼高翘呈大鹏展翅之状;桥头两侧各建有厢房数间。整座大桥青砖碧瓦,雕梁画栋,漆色丹朱。北涧桥周围的环境极其优美,三条溪水在桥边汇合,桥头翼侧石阶处有千年古樟一棵,暮色苍茫下,树荫避天,香味弥远,衬托着北涧桥分外肃穆典雅。近旁古朴的民宅和石板小路与灰瓦红身的北涧桥相辉映,成就了一幅极优美的风景画。有老人坐在桥头屋檐下悠闲地聊天,一派祥和。这两座桥是泰顺虹桥最美丽的代表,据说是由师徒两人分别建造。 泰顺的木拱桥 泰顺的木拱桥,普遍建有桥屋走廊,由此得名“廊桥”。它不仅可以增加桥自身重量,减小狂风洪水对桥身的破坏,也可以避免雨水对木结构的侵蚀,还可以给行人歇脚,村民无事也可以在桥头休憩,谈天说地,实在是一举多得。泰顺山区的复杂地貌,使得这里因地制宜而营造廊桥得到了较完整地保存,别具天然风韵。廊桥古朴不乏刚健,简洁隐显灵气,虽藏于深山丛岭,又不失张扬气势。看过这样的桥,能让人一辈子的心满意足。 到泰顺,多半是来寻桥的。短短三天,我们在泰顺寻到10座廊桥,6座弥足珍贵的木拱桥自然是其中的重点,各有各的特色。泗溪双桥是最上镜的,桥声通红、飞檐灵动,在青山绿水中十分出跳,其中北涧桥还有附属建筑;仙居桥和三条桥都位处山谷中,跨溪而立,桥身朴素而少装饰,但和自然环境最为融洽;薛宅桥在城中,已被现代建筑包围,景色不佳却是拱曲度最大的;文兴桥是所有桥中最另类的,因为桥身两边居然不对称,竟也屹立了150多年。那寻寻觅觅之中,必是我和廊桥不解的缘。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