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媒体聚焦“丽水三宝”
作者:阮春生  文章来源:丽水日报  点击数1494  更新时间:2007/4/5 13:20:39  文章录入:大笨钟  责任编辑:大笨钟

昨日,在丽水文化旅游形象展上,庆元的廊桥、畲族的歌舞等以“秀山丽水·浙江绿谷·六江之源”为主题,展示“艺术之乡、浪漫之都、休闲胜地”的城市形象展示现场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

    记者 官伟摄

昨日,渔家姑娘谢永芳在现场为杭州市民发放宣传资料。曾经上过联合国特刊封面,并因此被国内外新闻媒体报道过的云和姑娘谢永芳在丽水文化旅游形象展上为云和旅游做宣传推介,许多杭州市民和摄影爱好者纷纷向这位渔家姑娘了解云和“渔家乐”的旅游情况。

丽水宝贝“秀”到杭城;一个关于丽水的展览释放很多惊喜;青瓷宝剑石雕绝美亮相……

丽水文化精品展在杭州隆重开幕后,连日来,包括新华社、中新社、《浙江日报》、浙江卫视、《杭州日报》在内的国家、省级以及杭州市媒体纷纷以消息、专题形式刊发、播发新闻,聚焦丽水文化精品展和“丽水三宝”,上文所述就是部分媒体报道的标题。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转载消息

在新华社播发《丽水: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年产值7亿元的“聚宝盆”》(本报4月1日已刊载)的消息后,国内包括网易、搜狐等在内的众多门户网站迅速转载。尤其引人关注的是,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在“今日要闻”中也全文进行了转载。

中新社、人民网昨日分别在第一时间刊发了丽水文化精品展活动的图片新闻和文字报道,其中人民网以《青瓷宝剑石雕绝美亮相》为标题,图文并茂,详细地介绍了龙泉青瓷、龙泉宝剑和青田石雕的历史传承,文化特色以及工艺特点。

通过网络搜索引擎,记者惊奇地发现,日本一个名叫“探求中国”的网站,也对丽水文化精品展开幕的消息进行了转载,“丽水三宝”美名由此远播东瀛。

媒体呼吁关注精彩绿谷文化

《杭州日报》4月1日在文化娱乐版头条位置大篇幅报道了丽水文化精品展开幕消息,文章标题极富创意,主题是:一个关于丽水的展览释放很多惊喜。同时,文章在副题上呼吁杭州市民:杭州人不妨坐拥文化名城,或者驾车沿杭金衢、金丽温高速,放眼看看文化大省的更多风采,尤其值得去领略一番丽水绿谷文化的魅力。

文章说,一个内容非常丰富的丽水文化精品展在位于武林广场的浙江展览馆开幕。未来三天里,坐拥文化名城的杭州人,可以抽空去那里看看,或许会发现你从未领略过的一些内容。西湖之外,我们所熟悉的城池之外,何尝不也是一个多元而生动的板块呢?离开了杭州,或许我们还能听懂萧山和绍兴的方言,但在金、丽、温、衢等地——如果踏上那里的土地,很多土生土长的杭州人,几乎视那些地区的方言为“外语”,他们的风俗,习性,文化,如果我们不去主动问候,那几乎是以很多“平方”来计算的空白———那是文化意义上的空白。更多的人们把杭州称为省城。那么省城的人们,就在这两天里,去领会关于这个文化大省更多的风采吧。

惊叹“丽水三宝”文化产业

一些媒体在报道中,均不约而同地对以“丽水三宝”为主的文化产业发展给予了较高评价。

《浙江日报》3月29日一版头条以《丽水崛起四大生态文化产业园区》为题,对丽水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进行了报道。报道称,地处浙南山区的丽水市,有着迷人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凭借这些独特的文化资源,丽水形成了青田石雕、龙泉青瓷宝剑、云和木制玩具以及古堰画乡四大文化产业园区。

《都市快报》在报道中称,现在,龙泉宝剑已经成了当地的一大产业,生产企业有100多家,从业人员上万人。2001年时,龙泉宝剑全年产量仅80万把,到2005年,总产量已达140万把。龙泉青瓷企业也已经有130多家,从业人员3000多人,其产品为人民大会堂、中南海紫光阁、故宫博物院等单位所陈列和收藏。《每日商报》则在报道中称,目前青田石雕年产值达4.2亿元,从业人员超过3万,龙泉青瓷、宝剑两大产业年产值也达到3亿元。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