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32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回首廊桥千年历史[原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12-18 15:56: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usermem][B][B][B][B][B][B]    虹桥,早已神秘地消亡。
   而在偏僻的浙南山区泰顺,汴水虹桥的前身——叠梁式木拱廊桥却依然完好的保存着,从贞观盛唐开始。
   廊桥和虹桥的最大区别,在于廊桥加盖了廊屋。或许,在宋代的都市,加盖廊屋会带来一些现实的不方便。廊屋不仅可以保护廊桥免受风雨的侵蚀,而且还可以让行旅客商行脚小憩,躲避风吹、雨淋、日晒,有时,还可以为那些错过宿店的旅人提供暂时的栖身之处。千余年来,它所映射出来的人性辉光, 构筑并维系了山区先民的人文理念体系和道德观念体系。
   古老的传统、文化、信仰和理念,共同创造了廊桥生存的良好环境。上个世纪中叶,泰顺还完整的保存着各类廊桥160多座。随着传统和文化的失落,人们更加片面的追求物质文明,廊桥遭受到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破坏。50年间,廊桥总数竟锐减到现存的33座。在21世纪的乡村,外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无情的冲击着山区古老的思想体系,传统的宗族观念日渐淡化。于是,宗族共有的廊桥也渐渐的被遗忘冷落了,曾经的关爱和呵护已经不再。廊桥,就这样自然的衰败着。
   从上个世纪的1982年开始,12座廊桥先后被列为文物保护对象――廊桥,得到了政府的保护。同时,随着廊桥价值被广泛的认知,群体的保护意识也在逐渐增强。
    法律的保护应该是最严肃的保护。为什么,它在现实中会面对太多的无奈?当廊桥的传统、历史和理念被人为地野蛮切断,廊桥也失去了生存和保护的人文土壤。今天,我们可以把更多的廊桥列入文物保护的范围,但我们却无法在短时间内重建廊桥生存和保护的人文土壤。更何况,至今为止,列入保护的廊桥仅仅略多于总数的三分之一。更何况,失落了曾经的历史和传统,廊桥,仅仅只是一种建筑[/B][/B][/B][/B][/B][/B][glow=255,red,2]文字[/glow][em08][em08]
[/usermem]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顶一下支持,顶一下 反对,踩一下反对,踩一下 微信微信
2#
发表于 2003-12-18 20:06:02 | 只看该作者
面对曾经拥有的我们为先人智慧感到荣耀
面对失去的我们感到很痛惜
面对今天我们感到悲哀
3#
发表于 2003-12-30 15:55:27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现在要好好的反省反省了,为什么前辈留下的我们没有好好珍惜?等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人往往就是这样的无奈而自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