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笔下的水陆画,传承着传统画艺的淳朴之态,见证着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也在翁志丹老师的心中埋下了对绘画、对传统文化最初的眷恋。
01
博览广溯
从心而往
从中国美术学院附中真正接触了山水画,到中国美术学院本硕博期间更加深入的探索,他对国画山水的热爱弥笃。山水至纯,是鲜经尘俗濡染的纯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宝贵的一方天地,连通着天地四方,连缀着当下往昔。翁老师从山水画的创作中感受到了由衷的幸福,一笔山水勾勒,大山大河之韵于胸中吞吐,相对静态的景物诠释着属于中国的恒久悠长的万千气象。从唐五代到元明清,从元四家、明四家到清初四僧,山水画从很早时候起就成为了中国绘画的主流,现实风景与笔下诠释之间形成独特的张力,承载着情感的丰沛、历史的深厚,托起了中国山水画独特的厚度。怀着对这种厚度的崇敬,翁老师在山水画创作的道路上一路执索。
黄山观云海
“师古人,师造化,师心”,这是翁老师始终坚守的创作理念。进入真山水之中,将古人对山水画法理上的认知融入对真山水的观照,山水更蕴生机;绘画亦见性情,在与古代画家的性情呼应中,创作的方向便更加明晰。翁教授曾寻山水,从杭州辗转多地至青城山,于途中看水流的缓急之态,于山中道观中感道家风骨,也曾为了等一场雪居留山中过年。翁老师以“寒林道罄一声起,满世清白雪纷飞”叹那一场难逢的大雪,大雪纷飞,天地晶莹,带着人心回归到最清白本真的状态,于肃杀沉寂之间孕育着厚积薄发的生气,催生着慨叹与动容,也催生着创作的灵感。翁老师常于古寺作画,逢上烟雨迷蒙的春季,窗外飘来的雨丝润了纸笔,也让画作诗意的表达越发温润。这是画与自然的呼应,亦是心与外界的共鸣。
翁志丹作品 《白麓洞书院》330cm×450cm2013年
翁老师便是如此,于对天地、古人、内心的求索之间找寻平衡,从“规矩尽而变化生”的探求中,从“搜尽奇峰打草稿”的揣摩中步步向前,笔尖绘出中华浩大的文化空间,感悟着传统深长的气脉。
02
寄情山水
情景合一
翁老师的博士毕业作品是一幅高3.3m,宽9m的“巨画”,所作之物为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的庐山。在他看来,要画好一副山水画就离不开对该地文脉的认识。古时候在山里读书求道的人眼中亦或是他们的诗歌便是认识庐山的门径,翁老师由此窥探着这种自然景观背后那一层深深的文化积淀。
翁志丹作品 《匡庐石门图》150x330cm2014年
以自然为师,以现实生活为灵感源泉,或许正因这样,从翁老师的画作中,我们得以感受到一种无止境的美,气势磅礴,颇具大家风范。“在画庐山过程中我在追溯着自己追求的意境,庐山也融化在自己的喜怒哀乐当中,伴随着我的喜怒哀乐。”翁教授如是说。国之山水于翁老师,不仅仅是单纯的一种风景,教授沉浸其中,潜心地体会着山川带来的美感以及美感背后蕴含的中国文化特有的向真、向善的文化,以小见大刻画着自然美景,寄托着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感悟。
翁山书院公益教学
03
不忘来路
以教惠乡
因为曾经有人为自己的求学路执了一盏灯,所以自己也想成为孩子们的执灯者。
为传承儒学文艺道统,继承翁山文脉,带动有志人士反哺家乡,共同促进家乡发展,2016年冬,翁老师创办了翁山书院。书院效法先贤“以艺摄文,以文载道,以道育人,以人兴邦”的精神,旨在传承孔孟儒学道统,帮助家乡孩子树立“主敬,博学,篤行,文雅”的修身理念,并拓宽知识视野,提升文艺素养,弘扬传统文化。当翁老师提及创办翁山学院的初衷时,他满怀感激地回忆道当初自己读书时所接受到的公益基金的资助。正是这份感恩之情久久萦绕于心,让他在毕业走入工作岗位后,也想要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给大山里的孩子们带去一盏希望之灯。
书画鉴赏课
翁山书院的背后,跳动着的是一颗炽热的赤子之心。至于希望书院所能对山里的孩子们起的作用,翁老师表示他更希望书院成为孩子们心目中一个美好的记忆。在这里,孩子们通过老师们的教学和各领域专家的讲座学习到了新的知识、看到了更加广阔的世界、认识到了实现梦想的所要付出的艰辛努力。
04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苦”与“乐”相融,“勤”与“悟”相合。对于以什么样的理念和方式来教授学生的问题,翁教授提出了两条独特的框架。翁老师特别指出,“勤”指绘画事业的进行是勤奋艰苦的,必须要扎扎实实地学习绘画的技法、深入理解历朝历代的绘画技法并不断进行临摹学习;“悟”则是指学生要深刻体悟绘画背后的精神文脉,理解绘画中存在的精神延续。“苦”是指绘画学习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其中充满着各种艰难的挑战;而与之相对应的“乐”,则是一种需要从绘画学习中涵养出来并运用到整个绘画学习研究过程中的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这主要表现在专业自豪感上。
本科宋画教学示范
将学生的文化底蕴与其性情、爱好相结合。对于怎样帮助学生激发创作灵感、形成自己的创造特色的教学方法上,翁老师再一次提出了历史文脉和学生性情两个重点。一方面,他强调需要根据学生的家乡文脉中在绘画界出现过哪些知名画家、有哪些绘画风格和语言以及有哪些绘画母题来找到他们自己的“根”;另一方面,他也指出一定要发现并重视学生的性情,根据他们的性格特点和爱好来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绘画特色。在翁老师看来,学生的性格是多姿多彩的,而每一种性格都是能够在中国画当中得到成就的。把绘画学习和自身的修养结合起来,才能使绘画不限于是他们需要学习的一个专业的范畴,更是一种能够内化到生命的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