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年幼时的家庭变故,他结缘法律,从此与之相守相伴;因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他潜心学术立言立行,希望用所学所知,推动法治的点滴进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北京大学博士、上海政法学院经济法学院院长胡戎恩,听他讲述奋斗的青春。
未名草堂,取名于北大未名湖,这是胡戎恩为纪念自己在北大近十年的求学生涯而取,我们的采访就在这里进行。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的胡戎恩循着改革开放的时代脉搏一路成长,在他的身上刻着浓浓的时代烙印,也彰显出时代发展所给予他的种种思考与抉择。
一方面,八十年代中国法律制度的不健全让胡戎恩对学习法律萌生了兴趣;另一方面,胡戎恩坚信读书是改变命运的基石,于是他便将自己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图书馆里,浸润在知识的海洋中。
在胡戎恩18岁那年,泰顺县公检法系统组织了一场招干考试,胡戎恩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泰顺县人民法院。此后的九年,他从书记员到副庭长。回想这段时光,胡戎恩说是学习亦是积累,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让他常常感到困惑。
放弃法官身份去北大深造的念头遭到了家人的反对,但学习深造提升自我的信念,胡戎恩未曾动摇。九十年代初,胡戎恩力排众难,从一开始以干部进修的名义去北大学习到后来自主考取北京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这一学就是整整六年时间。
结束了硕士的学业生涯后,胡戎恩没有选择进入政府部门工作,而是南下上海,成为上海政法学院法律系的一名教师,寓教于乐、立言立行。
贵州铜仁,距离省城贵阳三百多公里,五个半小时车程,落后的交通与简陋的基础设施让许多人望而生畏,但胡戎恩坚持历练一定要扎根到最贫困的山区去。挂职期间,胡戎恩学以致用,致力于协助地方专员分管法制、教育、旅游等方面,努力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也为山区百姓的普法教育与致富生活尽绵薄之力。
结束贵州铜仁的挂职后,胡戎恩又回到了上海执教。他说,经历了各种角色与挑战后,高校始终是最适合他的。
如今,身为上海政法学院经济法学院院长的胡戎恩,虽有着多重社会身份与标签,但他始终潜心于法理的研究,致力于对地方立法的推动,用一字一句的著作书写心中对正义的坚持。近年来,胡戎恩先后出版了《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民营经济法制建设研究》等著作6部,发表期刊论文重要报纸文章50多篇,参与中国法学会、教育部以及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委托的省部级研究课题十余个。2019年,由他主导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营经济立法研究的课题,被确立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胡戎恩也成为上海政法学院第一位获得该重大立项的学者。胡戎恩认为,学术研究的灵魂与触觉应来自生活,有来自底层的声音。也许正是因为生于温州,接触温商让他对经济与法律的交融有了更深厚的理解与更深入的主张,他也更希望能与乡贤携手将“法”的内涵与意义融入家乡泰顺的建设中去。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胡戎恩以北宋儒学家张载的四句话自勉,希望通过自己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推动法治建设进步。我们也期待法治社会,一切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心中有正义,相信未来可期许。
来源:奋斗泰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