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文物是我国不可移动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廊桥作为我国桥梁遗存的重要类型,承载着悠久的历史记忆和深厚的人民情感,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据初步统计,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共有138座不同类型的廊桥,分布在全国13个省份。这些廊桥是我国劳动人民生产生活智慧的宝贵结晶,是我国工程技术成就的重要实证。
近年来,受极端天气频发和人为活动增强的影响,廊桥文物安全面临多种威胁。一是突发性自然灾害,如台风、洪水等气象灾害以及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二是人为活动影响,如大拆大建、乱搭乱建、刻画污损以及火灾等。此外,很多廊桥经年累月受到河水冲刷、虫害、微生物病害等因素影响,这类风险不易察觉,但会逐步演化成危及廊桥安全的大问题。
廊桥承载历史、连接现在、通向未来,是我们读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抓手。当前,要多措并举,统筹加强廊桥保护、研究、管理和展示利用,传承历史文脉、助力乡村振兴。
树牢“大保护”理念,切实维护廊桥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文化延续性。面对久经风雨、结构脆弱的廊桥,既要对廊桥本体做好“有形保护”,落实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岁修”机制,组建专业技术团队和当地工匠队伍开展常态化巡查检修;又要对廊桥的周边环境进行“整体保护”,对与廊桥直接相关的桥亭、古道、纪念性建筑、民居、碑刻、码头等历史环境要素予以统筹保护。在这个过程中,要统筹好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本体保护和周边保护、单点保护和集群保护的关系,运用数字化手段,准确及时评估桥梁主要风险因素,不断完善抵御灾害的预防措施等。可借助结构仿真技术、环境监测技术等最新科技手段,对廊桥健康状况进行全面体检、精确评估,全面摸清廊桥资源家底,建立风险台账及应急预案。有效遏制文物病害也是守护廊桥安全的重要内容,在对木质部分进行修复时,应更多利用可再生资源,采用环保材料。廊桥安全长效机制的建立健全既离不开政府部门投入,也离不开科技支撑。为此,要将文物安全纳入地方防灾减灾体系,组织协调文物、应急管理、水利、气象、交通、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加强监测预警、应急演练和人员培训等,合力做好桥梁文物的防灾减灾工作;同时,加强多部门数据共享,健全预警机制,确保廊桥全时段安全。还可推进以法治手段守护廊桥的地方实践,积极推动廊桥保护专项立法,让廊桥及其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利用和传承等有法可依。此外,还要通过与其他国家合作,分享桥梁建造维护的经验和技术。
充分挖掘廊桥的历史文化内涵,让散布在城乡的廊桥“活起来、传下去”。一方面,要注重对廊桥的传统营造技艺进行保护,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对廊桥营造及相关传统习俗等非遗传承予以重点支持。加强传承梯队建设,不断壮大传承队伍。在廊桥分布比较集中的区域,探索建立包括非遗展示馆、传承体验中心等在内的设施体系,集传承、体验、教育、培训、旅游等功能于一体,让参与者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廊桥的历史文化,提高人们对廊桥营造技艺及其传统习俗的重视,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保护传承的队伍。针对当前廊桥研究和保护能力偏弱的现状,应鼓励相关高校设立廊桥学术研究中心,汇聚多学科研究力量,重点关注建筑学、社会学、历史地理学、方志等相关领域,支持与廊桥相关的乡土社会、传统习俗、防灾减灾、极端天气应对等跨学科研究;同时,深入挖掘廊桥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等,做好廊桥价值阐释和传播工作。另一方面,要注重对廊桥历史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比如在发展与廊桥相关的研学游、乡村游等业态时,开发相应的文创产品,充分发挥廊桥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发挥廊桥服务基层治理的作用,制定并实施针对廊桥保护的桥规桥约、乡规民约等,发挥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重要支点作用。
坚持共建共享,为廊桥保护汇聚更为广泛持久的力量。通过举办廊桥摄影、专题展览、讲座、营造技艺和文艺作品展示等公众推广活动,让更多人有机会深入了解廊桥、认识廊桥,推动公众参与到廊桥保护工作中。例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公众定期参与廊桥清理、维修、管护、研究等工作。更为重要的是,在中小学开设相关课程,在劳动教育中引导广大学生深刻认识中国传统桥梁建造的智慧和技艺,让年青一代发自内心喜爱廊桥、守护廊桥。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黄丽华(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教授、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