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2023年闽浙木拱廊桥联合申遗(寿宁)推进会在寿宁县下党乡召开。浙江省泰顺县、庆元县、景宁县,福建省政和县、屏南县、周宁县、寿宁县等七县先后汇报木拱廊桥保护工作情况及申遗计划,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郑建华、福建省文物局副局长谢平以及两省相关市县分管领导和文旅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福建、浙江两省文物局领导分别指导联合申遗工作
多年来,闽浙七县各级政府、各有关单位通力协作,在木拱廊桥联合申遗和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建立了申遗专班,设立专项经费,通过了廊桥保护条例等专项立法、完善廊桥消防安全制度,创新廊桥司法+保险+服务保护机制,建立桥长制,实施“一桥一码”保护,设立民生议事堂等建立健全全民护桥机制。同时制定申遗规划、开展课题研究,出版廊桥专著、拍摄专题片,开展廊桥精神提炼以及举办廊桥申遗展和廊桥出海等专项行动。成效显著,亮点纷呈,为申遗和保护奠定扎实的基础。
难忘下党(夜景)
在本次会议上,参会人员围绕木拱廊桥保护与申遗,就申遗工作的目标和进度、专业团队机构的组织、继续深化优化申遗机制、推动省市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联合申遗支持力度等方面达成了重要共识,同时还进行了闽浙七县联合申遗工作轮值县交接仪式,庆元县接棒下一任轮值县。
联合申遗轮直县交接仪式
福建省文物局副局长谢平表示,申遗工作竞争非常激烈,申遗工作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推进,要抢抓机遇,打好基础,把好方向,形成共识,文物部门要把申遗和民生改善相结合,政府、民众才有积极性。地方党委政府要继续支持,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郑建华表示,廊桥联合申遗工作10年来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廊桥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面临很大的压力,下一步需要加强廊桥文化遗产的价值提炼、组建统一的技术团队等基础工作。
会议现场
会议还对闽浙木拱廊桥联合申遗的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申遗各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文物局《关于启动“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更新工作的通知》要求,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三个有利于”的重要批示精神,深入挖掘阐释“闽浙木拱廊桥”的突出普遍价值,并持续推进廊桥文化的深度挖掘,持续开展廊桥出海等对外交流合作、推动文明对话、促进交流互鉴,确保闽浙木拱廊桥能够继续列入更新后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并以文化旅游部启动廊桥保护行动为契机,持续加大廊桥保护管理力度,有效延续木拱廊桥、古道、古村落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积极探索木拱廊桥“活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模式,争取早日实现申遗成功。
与会领导专家分别发言探讨联合申遗工作
木拱廊桥是闽浙边界山区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瑰宝,2009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国家文物局正式将闽东北浙西南具备条件的22座木拱廊桥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廊桥所在浙江省景宁、泰顺、庆元和福建省政和、屏南、寿宁、周宁个县组成申遗联盟,正式开启木拱廊桥申遗工作。
来源:闽浙木拱廊桥联合申遗官网/廊桥网 大笨钟 文 庄通 大笨钟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