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如虹,水如空。”在《清明上河图》中衔接着汴水两岸的优美曲线,是一座木构“虹桥”。桥上熙攘的人群,水面繁忙的漕运,成为我们传统文化与艺术的经典场景,也留下了宋代虹桥的珍贵印迹。人们曾一度以为这种结构精巧的木拱桥已经消失,直到当代浙闵交界的山区中百余座木拱廊桥被发现。
浙江文艺出版社新书《流水辞:遇见古老廊桥的隐秘之美》近日出版,以散文化、故事化的手法,从造桥人、守桥人、说桥人、访桥人、桥乡人等不同角度,描绘了文物、交通、民俗、技艺、宗教等不同维度的廊桥,全面、艺术地呈现了廊桥的人文特性。
作者周华诚,浙江常山人。散文作家,独立出版人。“父亲的水稻田”项目发起人。钟情于写作农耕、江南生活美学主题的作品,出版相关散文集20余部。曾获三毛散文奖、草原文学奖、浙江省优秀文学作品奖、中国百本自然好书奖等多种文学奖项,广受好评。这次他来到“千桥之乡”泰顺,“希望能以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廊桥与人、与自然、与社会周遭之间的关系,去寻找和发现‘人’的故事”——
浙南的古廊桥大多始建于宋、明、清代,留传数百年。很长一段时间,乡亲们都称这种木构拱桥为“蜈蚣桥”“柴桥”。为了出行歇脚,为了精神的信仰和追求,乡民们自发出钱出力,从山野密林精选树木,一根一根“敲打组装”起了这一座座“风雨亭”。桥上设有神龛,供奉着观音、财神、土地、十四娘娘等各种各样的神灵,一代一代的乡民把内心的祈求交出,把负累交出,抖擞起精神,走向外面喧嚣的俗世,去为向神明祈祷过的每一个幸福与安宁,一点一滴地交付自己的努力。
什么样的行人过客都走过,不仅有商人和挑担客,还有求取功名的士人或江湖游医术士。风雨天气,乞丐在桥上将就过夜;寒冬腊月,官员赶路也会在此借宿。数百年时光,古老的廊桥,更加古老的大树,比大树还要古老的溪流,既是宁静,又是震撼,深深融入乡民的血脉中。
一些古廊桥多次毁于水患,又多次重建。2016年“莫兰蒂”台风短短两小时内冲毁了三座“国保”廊桥。雨还没停,洪水稍退,人们就自发到溪流中搜寻被冲走的木桥构建。人在,桥在。屡毁屡建的廊桥,更加成为恒久的精神符号。
及至当代,高山密涧中又架起了一座座“新虹桥”。又一代木匠以毕生精力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手艺,以亲手造一座廊桥为梦想;又一代泰顺人为保护研究这些珍宝整日奔走,远涉国外;又一代守桥人、说桥人、桥乡人延续着与廊桥枝脉连根的日子。
黑色的鱼鳞瓦,深暗的风雨板,一段光阴的故事,停驻在这里。
全书以天然质朴、辞浅意深的文字和清远悠静的图文设计,尝试了有温度、有生命的全新廊桥表达方式,带引读者遇见古老廊桥的隐秘之美,领悟静水深流的力量。此外,随书赠送画家麦浪所作的两张廊桥钢笔画明信片,展现廊桥结构线条之美,可做旅行纪念和馈赠佳品。
浙江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罗艺 记者 严粒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