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公路学会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的大型文献类交通文化图书《中国廊桥》正式与广大读者见面。该书中英文对照,资料详实,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精彩纷呈,跨越三千年,展示了中国廊桥发展的历史长卷。
廊桥是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遗产,是交通文化绚丽的瑰宝,是人类实现时空跨越最具智慧、最为精彩的创造。它是中国除寺庙、祠堂、戏台等设施之外,最为重要并常用的公共工程,备受广大百姓的重视和喜爱。
中国廊桥别称很多,如虹桥、彩虹桥、花桥、凉桥、福桥、蜈蚣桥、鹊巢桥、风雨桥等。中国最早的廊桥自秦代(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开始出现,挖掘出土有汉代(公元前202年-220年)廊桥构件,完整廊桥实体为隋代(581年-618年)遗留,而后历代均有廊桥遗存。宋、元两朝廊桥遗存量较少。明、清两朝是中国廊桥大量建造、创新升华、经典定型的黄金时期,遗存量较大。
廊桥的结构造型具有鲜明的独创性特点,建筑工艺奇妙、文化内涵丰富、民族和地方特色浓郁,承载了人们审美怀古的精神需求,是人类实现时空跨越最具智慧、最为精彩的创造,在世界桥梁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具有重大影响。梳理中国廊桥发展脉络,研究和传承廊桥文化,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中国公路学会非常重视公路文化研究与传承,近年来陆续编辑出版了《中国桥谱》、《中国路谱》、《桥文化》、《路文化》等典籍,积累了丰富的大型文献类图书出版经验。在它的倡导和组织下,将交通行业知名摄影家吴卫平先生拍摄的资料、廊桥研究专家刘杰教授撰写的文稿,凝聚成这部专著,具有较强的史料研究、艺术欣赏、收藏保存价值,并成功入选2019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中国廊桥》共收录了中国不同地区、不同历史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廊桥360余座,涵盖华北廊桥遗存带、西北廊桥遗存带、西南廊桥遗存带、中南廊桥遗存带、东南廊桥遗存带、江南廊桥遗存带,集中展现了中国廊桥遗存的整体面貌,是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从理论高度总结研究中国廊桥的著作,堪称当前国内廊桥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华北廊桥遗存带-桥楼殿,唐代建造) (西北廊桥遗存带-灞陵桥,明代建造) (西南廊桥遗存带-成德桥,清代建造) (中南廊桥遗存带-永顺桥,清代建造) (东南廊桥遗存带-万安桥,宋代建造) (东南廊桥遗存带-文兴桥,清代建造) (江南廊桥遗存带-玉带桥,清代建造) 希望更多的有识之士积极投身于廊桥的研究与保护,为世界交通文化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本书摄影作者:吴卫平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1976年开始摄影,先后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专职摄影师,1988任中国交通报社记者,1994年任摄影部主任。足迹遍及中国所有省份,在西藏工作拍摄一年,在新疆工作拍摄半年。在各类报刊发表新闻、艺术、纪实类作品数千幅,出版各类画册数十本,数次获得新闻类、艺术类奖。2001年开始专注于中国古代廊桥的寻找和拍摄。近20年来,自驾车行程40余万公里,克服无数困难和危险,在21个省、市、自治区拍摄中国古代廊桥520余座(有些不存)。 2012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以"中国廊桥带"特别策划的形式,创纪录的刊发40页廊桥内容。在其他报刊发表廊桥摄影作品很多。在互联网上享有"中国廊桥摄影第一人"之誉。 本书文字作者:刘杰 刘杰,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院长助理;木建筑研究中心主任;Sino-European Wood Center 主任;美国夏威夷大学出版社“亚洲空间习俗”编委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史学会建筑史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中国圆明园学会园林古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廊桥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温州市廊桥文化学会高级顾问。2000年以来,先后著有《乡土中国——泰顺》、《泰顺廊桥》、《中国木拱廊桥建筑艺术》、《中国廊桥:水上的建筑》等廊桥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