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报道 > 聚焦媒体
庆元古廊桥遭山洪严重损毁——九座廊桥成遗梦
作者: 编辑:大笨钟 审核: 日期:2006-08-31 浏览次数: 分享到:
  台风“桑美”来临前一周拍摄的迴龙桥,这张照片成了它的“遗照”。王庆荣 摄



  被泥石流冲毁后的迴龙桥遗址,大树犹在,廊桥不存。         王庆荣 摄



  位于竹口镇枫堂村的后坑桥,又名红军桥。 陶玉其 摄
台风“桑美”来临前一周拍摄的迴龙桥,这张照片成了它的“遗照”。王庆荣 摄 被泥石流冲毁后的迴龙桥遗址,大树犹在,廊桥不存。 王庆荣 摄位于竹口镇枫堂村的后坑桥,又名红军桥。 陶玉其 摄

  新华网浙江频道8月31日电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这些长亭连短亭的廊桥,又称虹桥,是浙南闽北山区独有的交通设施,而庆元的廊桥拥有许多全国之最:保存数量最多,保护级别最高,建设年代最久,跨度最长……

  然而,在不久前的超强台风“桑美”来袭之时,庆元9座历经百年风雨的廊桥被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以及山洪冲毁,现场片瓦不存、遗迹全无,连修复的可能也没有,这让许多人备感痛心。

  9座廊桥走了,走得无影无踪,它们的突然被毁,对整个浙南地区的廊桥保护体系有着什么样的预警?而那些幸存廊桥,又面临一种怎样的生存状态?

  日前,记者来到庆元,探访这些青山绿水掩映下的“彩虹之桥”。

  

  古树犹在古桥不存

  在车上颠簸了8个多小时后,我们终于到达了庆元,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我们顶着烈日赶去寻访被毁的廊桥遗迹。一路陪同的当地文保人士一再说,被毁廊桥已经什么也没有了,没什么好看的。即使如此,我们到达现场时,仍然为廊桥一根木片都不存的现状,感到十分痛心。即使想凭吊,连凭吊的遗物都不复存在了。

  在左溪镇竹坪村,有一座建于清代的竹坪桥,这座几百年的廊桥在台风来临后的一夜间就被吹得无影无踪。站在空空的河岸边,村里的人说,这座桥原本就在村口的河面上。我们沿着河的两岸寻找,总想能寻找到什么,但徒劳无功。当地人说,廊桥全用木头建成,被山洪摧毁后,残木全随河水冲走了,什么也不剩了。

  村中的一位老人说,竹坪桥样子非常有趣,桥两侧倾斜下来的木檩,就像一只只蜈蚣脚,所以当地人都叫它蜈蚣桥。资料显示,竹坪桥建于清道光22年(即1842年),南北走向,全长36.69米,净跨18.2米,矢高9米,面阔4.48米,有廊屋17间。

  另一个被毁的廊桥迴龙桥位于庆元荷地镇石磨下村,东南至西北走向,全长21米,净跨16.3米,桥上有廊屋9间。1900年建造。在“桑美”到来前的一个星期,庆元县宣传部副部长王庆荣刚给它拍了不少照片,印象最深的是桥旁有一棵参天古树。没想到,一个星期后,这座桥就被冲毁,如今,我们再去的时候,古树犹在,桥已不存,令人唏嘘。王庆荣拍的那些照片,成了迴龙桥最后的影像。

  随后,我们又来到岭头乡,寻找建在八炉村的郎坑桥,结果同样什么也没看到,只有原先从桥下流过的河水,依旧静静地流淌。

  廊桥生存环境危险重重

  去年,庆元廊桥获得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卓越奖。今年11月,亚太组织有关官员还要到庆元来颁奖。这是对庆元廊桥保护的一种肯定,是好事。然而,当我们与庆元县委宣传部长沈世山谈起廊桥保护时,他不无忧虑地告诉我们:“60%的廊桥都是危桥。”此前,我们在采访在庆元有“廊桥研究专家”之称的吴其林先生时,他的心里也有这份沉重。

  根据记载,庆元廊桥年代最久的已近千年的历史,大部分在300年左右,最年轻的也有100多年。经风历雨,在大自然的各种磨砺中,它们的确老了。廊桥的建造不用一钉一铆,它依靠的是木头的互相牵扯的结构力量,但年代久了,它就跟上了年纪的人易患骨质疏松症一样,抵抗风吹雨打的能力越来越差。

  除自然作用外,人为因素对廊桥造成的破坏也不可小视。从古至今,廊桥既用于通行,又是祭祀的场所。随着道路建设的发展,廊桥的通行功能已经非常弱化,但它仍是当地村民主要的祭祀之地,很容易引发火灾使廊桥毁于一旦。

  失去通行作用的廊桥,一些已成了村民的储藏室,用来堆放柴火、农药、化肥、香菇段等物品,也是一些乞讨人员的居所。物品的重压和乞讨人员使用明火,不安全因素天天有,不能不让人为这些廊桥的命运捏把汗。

  沈世山部长说,这次9座廊桥毁于台风,主要原因固然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但如果先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与维护,也许它们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就会更强一些。

  损毁廊桥暂时不重建

  庆元廊桥共有97座,从数量上来说是全国廊桥最多的县。9座廊桥被毁后,现存88座。廊桥中唯一的国家级文保单位如龙桥也在庆元,加上省级文保单位兰溪桥、县级文保单位白云桥等,庆元廊桥有着完整的文保体系。

  目前,除国保、省保、县保单位外,其余大部分廊桥都无法得到持续的、定期的、全面的保护和维修。因廊桥大部分位于山野之中,有的因其使用价值的退化而处于废弃状态,大部分廊桥只能靠当地群众自觉维护。

  浙江省文物局文物处有关负责人说,浙南闽北山区分布的廊桥代表着一种区域文化,不论从建筑技术还是与周围环境的协调,这一带的廊桥都具有独特性,而且大多数廊桥还保留着历史原貌,顶多有些修补,具有真实性。当地政府应尽快将廊桥列入保护名录并依法公布,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修缮,可以先不要动手。既然列入保护名录,等于使廊桥受到法律保护,为以后进一步保护奠定基础。

  “所以,这9座廊桥暂时不会重建,一是因为资金没有,二是因为新修廊桥意义和价值都不大。”当地有关领导这样表示。

  希望企业和个人认护廊桥

  沈世山部长说,现在所说的对廊桥的保护,实际上只是一种看护。保护包含着既要防止人为的破坏,也要防止自然的损害,而看护仅指防止人为破坏。这两年通过宣传教育,对廊桥的人为破坏行为大大减少,但因为没有资金来源,许多偏远山村里的廊桥只能听任大自然决定它们的命运。

  沈世山说,庆元廊桥的保护,关键是一个“钱”字。有了钱,马上就可以换新梁、盖新瓦,廊桥危机立即解除。有了钱,对那些长年担负看护责任而又得不到一分钱的业余文保员给予一些补助,他们肯定会更尽责。然而,要钱,对于财政收入每年只有9000万元、位列全省倒数第一的庆元县来说,显然是最大的难题。

  沈世山说:“廊桥是建筑和桥梁史上不可多得的财富,有很高的保存和研究价值。我们希望能有企业或个人前来认护廊桥,集社会的力量,让这些度过几百年风雨的老桥,不要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别让廊桥成遗梦。”

  每一座廊桥就是一首凝固的诗。由于缺乏资金和保护,庆元形态各异、珍贵精美的廊桥生存环境危机重重,抗风雨能力越来越差。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庆元县希望集社会力量保护廊桥,本报也希望爱心企业和个人都认护廊桥,让这些几百年前就飞落在浙南青山绿水间的凝固的诗能长久地飞跨在我们的视野中。作者:张建平、蔡章元、郭闻、薛建国


相关新闻
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