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报道 > 聚焦媒体
廊桥飞架南北,公路四通八达,一桥一路皆是传家宝
作者:管理员 编辑: 审核:管理员 日期:2018-01-06 浏览次数: 分享到:

在福建宁德,曾经有这样一个地方,大山阻隔,交通不便。而秉承勤劳上进的精神,这里的人们靠着自己的双手,改善了生活条件,让自己的脱贫致富之路越走越宽。本期《我有传家宝》,让我们一起走进福建宁德,看看当地人的“传家宝”!

廊桥飞架南北  宁德廊桥

鸾峰桥是位于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下党村的一座木拱廊桥,据寿宁县原博物馆馆长龚迪发老师介绍,这座鸾峰桥始建于明代,清嘉庆五年(1800年)重建,1965年由寿宁工匠重修,总跨度37.2米,是我国现存单拱跨度最长的廊桥。

1.png

“为民为客休安过,天下惟有木廊桥”,作为一座廊桥,峦峰桥造型独特,别具一格,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这座桥都是下党村和邻近村通往寿宁县城的通道,算是当时的交通要冲。

2.png

木拱廊桥,最让人震撼的可能要数它的营造技艺。当地的工匠能用较短的木材,通过穿、顶、别、压的巧妙营造,搭建出跨度很大的木桥,坚固耐用,便利交通,显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如今,这种廊桥的营造技艺已被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谓是宁德地区的传家宝。

公路四通八达  宁德之路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路,对于山中百姓的生活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王明盛,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是下党村走出的第一位博士。对于修建公路给村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王明盛深有体会。

3.png

王明盛于1995年考上厦门大学化学系,后来到中国科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小时候,因为村里没有公路,王明盛只能走田间小路去上学,有时山洪把路冲毁,王明盛就不得不绕很远的路去上学或者蹚水过河。

4.png

当时王明盛的家庭条件也不好。他的哥哥虽然学习成绩很好,但是为了弟弟妹妹能够完成学业,无奈辍学外出打工。即便如此,王明盛和妹妹还是要向村里的亲戚朋友借学费。

5.png

1991年,下党村第一条公路修通,王明盛的哥哥和村里其他人一起种香菇,然后卖到外地。之后,王明盛的家庭经济条件也开始改善,再也不用借钱上学了。如今,王明盛一家人已经过上了比较富足的生活,除了齐全的家用电器,还安装了网络。

6.png

廊桥飞架南北,公路四通八达。从廊桥到公路,在下党村村民的努力下,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好,走出了一条致富之路。或许,廊桥和公路,都是他们无可替代的传家宝。




相关新闻
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