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桥作为一种乡土建筑,是承载浙西南山区经济、文化、社会、民俗、风情诸多内容的重要载体。近几年来,通过挖掘与宣传,它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但平阳县境内唯一一座古廊桥——睦源桥,却仍藏在深闺待人识。
走在素有畲乡之称的青街山乡里,村人会告诉你,前面不远溪流拐弯处的青街村有座古桥,不妨前去看一看。听了他们的介绍,你会忍不住顺着他们的指点,来到这座古桥前。
睦源桥因跨睦源溪而得名,与现代的跨海跨江桥梁相比,这座长12米、高4.6米、宽4.4米的桥梁显得小巧玲珑而又构思奇特。它有顶有廊还有美人靠,这样既可以保护桥体的木结构不受侵蚀,又可为路人遮风挡雨、避暑纳凉。“四面环水,三水汇源,白石望月,玉带盘腰”,这是古人对睦源桥风姿的写照。当年,桥北首西侧不远处还设有码头,南来北往的货物就是在这里用竹排启运的,现在只有码头遗迹见证当年繁忙热闹的景象。随着时代的发展,睦源桥的交通功能逐渐退化,但睦源桥并没有因此从人们的视野里移去,而是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融进了人们的生活。畲乡客家人习惯在茶余饭后,三三两两地聚集到桥上,看着桥下潺潺流水,呼吸呼吸新鲜空气,舒活舒活筋骨,百年古桥俨然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之场所。
关于睦源桥始建的年岁,筹建的人事,建成后又经历了几许风雨沧桑,史上记载甚少。据熟悉地方掌故的池云亮先生介绍,随着宋室南渡,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随之迁往临安(今杭州),青街亦得益于此,形成一定的人口规模。地处山谷地带的青街,与外界沟通交流困难。所谓“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为加强与外界联系,青街古人自然要着意于道路与桥梁建设。照此推测,睦源桥始建于宋朝年间是无疑的。且因溪面窄小,古人便用木头往两岸一放,钉上钉子,可以通行而不湿鞋就行了,这也远比造石桥省事多了。经过长年累月的使用和日晒雨淋,木头逐渐腐朽,至于木桥是什么时候毁圮就不得而知了。没了桥,过溪不方便,当地旺族池氏家族决定聘人修建睦源桥,也算是做件行善积德的好事。吸取木桥倒塌事件的教训,思前想后觉得还是造一座廊桥最合适,并最终在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造好了睦源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