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的回福桥。
本报记者 肖军 通讯员 吴景军
通道侗族自治县的坪坦福桥,名列去年国务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中。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专家们在实地考察认为,以福桥为主要内容之一的通道南部侗族古村群具备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条件。
盛夏时节,记者领略了坪坦福桥风采。
一座福桥一道景观
从通道县城乘车南行10余公里,就开始进入该县南部侗族古村落群,雄伟壮观的福桥群成为这里最引人注目的景观。
侗族福桥又称花桥、风雨桥。坪坦河从源头至汇入渠江全长约30公里,流经23个侗寨,河上横卧着大小不一、造型各异的福桥17座。文物专家慧眼识珠,将其中始建于清代的最具代表性的回龙桥、普济桥、回福桥、永定桥、文星桥、永福桥、观月桥、中步头桥、中步二桥9座桥打包申报“国宝”,一举成功。
穿行在9座福桥中,记者感到每座桥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造型独特、美观实用要算9座桥中最长的回龙桥。它位于坪坦乡坪回村郊,始建于清乾隆26年(1762年)。取“迂迴龙脉,环抱村庄”之意。桥呈弧形,远远望望,如彩龙出水,雄踞寨边;层层叠叠,好不气派!桥全长63.1米,面宽3.86米,为四柱三间排列,共设22个廊间。
装饰精巧、彩绘精美是福桥另一个特色。地处坪坦乡高楼村边的回福桥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为三墩两孔迭梁式木构架廊桥。桥的中部设神龛,供奉关帝。杉木板壁上出自民间画师之手的关帝,骑战马,持大刀,双目炯炯,威风凛凛。其它廊间的彩绘,内容多为花草虫鱼,还有民间传说、神话、民族英雄故事等。
功能齐备、设计匠心也是福桥的特色。福桥中最短的是中步二桥,始建于清嘉庆二年(1797年),全长仅14.2米,宽5.35米,共有5个廊间。该桥是湖南侗乡唯一一座人畜分道的福桥,人行道宽4.01米,畜行道宽1.34米。我们看到村民赶牛进出山寨,牛都会“走自己的路”,不用半声叱喝。
一种工艺一个奇迹
位于坪坦乡坪坦村的普济桥始建于清乾隆25年(1761年),为单孔伸臂梁式廊桥,全长31.4米,桥面宽3.8米。桥的两岸各一个半空心石墩,伸臂梁插在石墩内,以大卵石弹压,然而叠梁再压卵石,直至两岸伸臂合拢。用这种工艺修建木桥极为罕见,被桥梁专家誉为“桥梁化石”。当地老人告诉我们:当年坪坦古寨是湘桂边界古商道上物资集散码头,山外的“洋货”经船过洞庭、入沅水运到这里以后,只能改为力夫肩挑运往桂北。水运繁忙,侗族工匠选择这种设计修桥,为的是不影响船只通航。
始建于清乾隆53年(1789年)的文星桥,系单孔迭梁木构架廊桥,在桥身建造方面采用侗族吊脚楼工艺中的“挑梁代柱外展法”,桥两头的路基一改通常的条石砌墙,而用巨大的河卵石垒成,在没有水泥结固的年代,这些圆溜溜的大卵石砌成的石墙百年不塌,简直是个奇迹。
让侗族工匠值得骄傲的是,他们修桥居然没有图纸,造型、构件、尺寸全在设计者的头脑之中。修建前,设计者将廊柱、梁枋等构件的尺寸,标注在一根长杆上,榫印的尺寸标在许多块指头宽、尺余长的竹片上,这种长竹竿叫“香杆”,竹片叫“线”。施工时,由掌墨师傅(相当于“总工程师”的角色)在材料上根据标注的尺寸下墨,其他木匠按墨施工。更令人惊叹的是,修桥不用一钉一铆,全部靠榫卯相合。有的相合处甚至是使用古老的“湿藤绑扎法”,居然也能经历风雨、长久无损。
近年来,国内外的许多建筑学家专程来到这里研究侗族建筑。他们惊叹之余,认为这些修桥方法非常符合现代力学原理,并将侗族福桥认定为“榫卯抵承梁柱体系之大观”。
一个传说一种象征
福桥是一种集桥、亭、廊、塔四者为一体,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在侗族人民心中,福桥不仅是重要的交通设施,更是护佑村寨的屏障。在民间传说里,它是龙的化身,吉祥的象征。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对青年男女分住在河两岸,两人经常用木排渡河约会、对歌。有一天,两人坐在木排上对歌时,突然狂风大起,一个巨浪将姑娘卷入河底,小伙子日夜呼喊、寻找也不见踪影。河中白龙为小伙子的情意所感动,决心救出姑娘,与兴风作浪掠走姑娘的黑龙搏斗了7天7夜,终于将姑娘救出,但自己因失血过多而死。这对恋人为了感激白龙的救命之恩,在河上仿照白龙的形状架起了一座木桥,并取名福桥,即给人们带来福气之桥。
福桥是由桥墩、桥身、桥廊和桥亭等组合而成的。桥墩承重;桥身跨河;桥廊,上铺有木板,两边设有长凳,供人们休息,齐腰处开栏杆,可观赏两岸风光;桥亭则根据桥的长短而设,一般有3亭,长的有5亭。它是桥,横跨河流,联结两岸;它又不仅仅是桥,造型如长龙,是一方风水要素,象征着保护一方平安的力量,也寄托着人们带来福气的企盼;它是廊,既能给人避风挡雨、遮阴躲阳,又能给人启蒙教育和美的熏陶,因为桥廊内绘的壁画是那么丰富多彩;它是塔,桥面长廊上座座宝塔,飞檐翘角,彩绘雕塑,真像一座民间艺术陈列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