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形桥墩
清乾隆《永春州志》“乐山图”所绘的东关桥和东关隘
东关桥又称通仙桥,位于永春县东关镇东美村东200米处,横跨于福建六大河流之一的晋江上游湖洋溪上,是闽南一带罕见的长廊屋盖梁式桥。桥长85米、宽5米,为四墩五孔石墩木梁长廊屋桥。
桥本体由桥墩、桥面、桥屋三部分组成。有4座船形青色花岗岩条石砌船形桥墩,墩下以大松木卧桩做基础,古称“睡木沉基”。桥墩上用巨石叠涩三层砖墙砌体,上架两层大梁,共22根,每根大梁长16米至18米,直径30厘米至40厘米。
上铺木板作为桥面。桥上架木屋,高4.8米,25开间、78柱,抬梁、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覆青瓦。桥内第三墩一侧设置了观音佛龛,长2.6米、宽1.6米。龛额书“观自在”。龛下有青石雕刻双狮戏球、荷莲花卉、麒麟图案。桥头北面有清代石碑四座,分别为《重修东关通仙古桥碑记》(1739年)、《重修东关桥序》(1868年)、《重修东关桥碑记》(1875年)、《重修东关桥收支账目碑》(1875年)。
东关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重修东关通仙古桥碑记》载,“旧有桥名通仙,建于宋之绍兴”。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里人颜尚朝“重建石桥六间,伐木为梁,盖亭于上,翼之以槛”,东关桥始有桥屋。清光绪年间,在桥中间设置了佛龛,供奉观音菩萨像。历代多次修葺,桥墩为宋代遗物,桥面、桥屋为清代、民国时期根据明代风格重修。1991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9月15日,受台风“莫兰蒂”影响,中段20多米桥面被洪水冲毁,后按照修旧如旧原则修缮受损部位。
东关桥突出的结构设计特点是采用“睡木沉基”“双边船形石墩”“伸臂石墩”“长廊桥屋”技术。“睡木沉基”即以大松木卧桩做基础,然后在上垒筑礅石形成基础。相较于洛阳桥利用牡蛎加固桥基、桥墩“筏型基础”,这种方法更简单,又省工省料,且松木在水下淤泥内历经千年不烂。
桥墩分两台,下台采用“双边船形石桥墩”,即用大块青色花岗岩条石交错干砌成船形,船头尖形上翘,以分水势并减少河水对桥墩的冲击;上台采用“伸臂石墩”,即在船型石墩上再用巨大的石头叠涩二层(即二层石梁伸臂外挑),增加支撑受力面积,减轻桥梁荷载。桥屋除了出于重力平衡原理增加桥跨度外,还具有增加桥重、保护桥体、行人休憩、设庙祭神、设置关卡、文人宴饮、商人设肆、增添景观等8种功能。
东关桥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位于古代永春、大田、德化三县通往泉州的古道上,历史上附近分别有长安铺、东关塘、东关隘和铺口渡。清乾隆《永春州志》插图“乐山图”描绘了在东关桥附近,不远处有东关隘。在桥头的多方古代碑记也对东关桥进行地理位置描述,从中可窥见一斑,如清代知州杜昌丁在《重修东关通仙古桥碑记》中说:“桃源向隶温陵城东三十里为东关,乃孔道也。德化、大田二邑,文檄往来,兹桥尤为要津。”邑人朱明亮在《重修东关桥序》中说:“永春溪流东注泉南,其自湖洋趋东关者,势尤悍急,以其为南通泉郡要道。”清代知府翁学本在《重修东关桥碑记》中说:“桥据泉永之冲,不可一日无。”
东关桥作为宋代石墩木梁长廊屋桥保存至今为数不多的实物之一,为宋代桥梁研究提供了实物佐证,在我国桥梁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被载入卢嘉锡编、唐寰澄著《中国科学技术史·桥梁卷》,罗哲文著《中国名桥》等桥梁领域重要著作。作为古代晋江上游闽南山区与泉州水陆交通枢纽,东关桥也见证了泉州海丝文化的辉煌历史。从宋代至明清,德化瓷器经东关桥下的铺口渡顺溪而下至泉州港,又经海上丝绸之路流向世界。
东关桥还留下许多名人足迹、故事传说和诗词,如清王光华《通仙桥诗》、民国郑翘松《摸鱼儿》等数十篇。明代日本黄蘗宗二祖木庵、中国三位佛教泰斗虚云法师、印光法师、弘一大师都与东关桥观音龛结下不解之缘。据《虚云老和尚自述年谱》载,虚云大师(1840—1959年)因母亲颜氏在永春州东关桥观音龛祈子而生。印光法师撰写《永春重修东关桥观音灵感记》。弘一大师曾乘船多次经东关桥朝圣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