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报道 > 各地廊桥
合川:一座廊桥连川渝 首善双槐尽善尽美
作者:管理员 编辑: 审核:管理员 日期:2018-07-05 浏览次数: 分享到:

在重庆市合川区双槐镇双门村,该村与四川省华蓥市庆华镇宝马村交界的流溪河上,横卧着一座五拱廊桥,这座五拱廊桥,宛若五颗五星串在一起,人们又称之为“五星廊桥”。

1.png

承载善文化的五星廊桥。 特约通讯员 周云 摄

据《华蓥市志》《合川县志》等史料记载,五星廊桥始于清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是川渝两地古代慈善家捐资修建的,至今已有196年历史。一座连接川渝交通的五星廊桥,说不尽川渝两地的善行故事与善行义举。

除五星廊桥流传的善行故事外,在五星廊桥重庆一侧的合川区双槐镇至今还流传着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双槐善书”。

所谓“善书”,俗名“劝世文”“劝书文”或“劝善文”,即奉劝世人作善事的文章,目前已在双槐及其川渝边界地带流传一百多年。为切实抓好双槐镇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该镇充分挖掘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双槐善书”中的“善”文化资源,确立了“首善双槐、尽善尽美”社会治理目标,进一步做实“德治善治”文章,法德并举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迈上新台阶。

据双槐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首善双槐、尽善尽美”社会治理目标,该镇围绕“善”字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做实“善品牌”,以善促德推进群众德治意识形态建设。做深做实“首善双槐、尽善尽美”品牌,推进善政堂、善书堂、善学堂、善医堂、慈善堂“五善堂”建设,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弘扬真善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行善举、做善人”成为一种习惯,产生更多的身边好人、更多感动人的好事,形成守得住道德底线、不触法律红线、有话好好话、讲好双槐故事的良好氛围,促使广大群众从“消极多、被动多”向“积极多、主动多”转变。

做实“善服务”,“软硬”兼施打造良好社会治理氛围。以合川区平安志愿者联合会成立为契机,进一步发展壮大“双槐善行志愿者”队伍,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依托镇村“综治中心”“网格信息中心”建设,完善村级“雪亮工程”视频网络,建立善行志愿工作站,实现精确研判、精细管理和精准服务,达到基层社会治理基础信息全采集、社情民意全收集、治安形势全掌控的目的。同时,通过善行志愿调解、善行法治宣讲、善行治安防控、善行帮扶服务等活动的开展,深刻感染身边的广大群众,营造良好的乡风民风家风,形成人人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促使乡村治理从“事故多、对手多”向“故事多、帮手多”转变。

做实“善治理”,法德并举推进群众共治自治建设。施行群众事务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建立完善“群众协调委员会”,实行大事、小事、家事“三事分离”制度;有效开展居民小区、农村院落协商自治工作,形成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引导群众民主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制定切合本地实际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院落(小区)公约”等自治规范;深入推进“人人都是调解员”“人人都是治安员”“人人都是协调员”,按照“五不欠帐”和“三转化”原则,做实做细人民调解工作,实现乡村治理从“问题多、阻力多”向“办法多、助力多”转变。

“我们双槐镇的人不仅爱做善事、好事,而且遇上什么事情都是好好讲道理,道理讲通了,隔阂和误解就消除了。”双槐镇宏新村村民、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双槐善书”代表性传承人黄华清告诉笔者,如今的双槐镇,小偷小摸、贪小便宜的人少了,吵架打架的人少了,大家都把互帮互助、相互礼让、助人为乐、遵纪守法当成一种风尚。

据双槐镇宣传委员龚丹介绍,2016年7月的一个傍晚,该镇长梁村1社有两个村民落水池塘,正好被村民李如正碰见,李如正顾不得脱衣服跳进池塘救起二人,他因此荣登第69期“重庆好人榜”。


相关新闻
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