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降生于世最早接触到的艺术,自然是音乐了。尤其是在这个时代,人生的第一声啼哭一停止,马上就有机会接受音乐的洗礼了,在以后的日子里,通过无线电、电视、VCD、卡拉OK等等途径而来的音乐和准音乐,是足以播下诗意人生的第一批诗意种子了。
我小的时候,我的生存空间里音乐的唯一来源是农村有线广播。那时的广播中给我的心灵以最初的艺术营养的,自然是那种激情澎湃的“红色音乐”。在当时那种几乎只闻空山鸟语的环境中,每天播音三次的广播中与新闻节目穿插播出的那些毫无杂质的红色音乐,常常让我听得如痴如醉,飘飘欲仙。现在回想起来,那种有限的纯粹的聆听,对我幼小的心灵是一种恰到好处的精神哺育。
我这里所谓“恰到好处”,可能超出了接受美学中的“度”的问题,其中可能包含着一种恋旧情结。那个心灵单纯得只有天光云影花香鸟语一类内容的小男孩,常常痴然独立物我偕忘而沉浸于悠扬的旋律之中。这样一种记忆,在如今我们正置身其中的红尘滚滚市声喧嚣的生活现实的衬托下,简直成了一种恍如隔世的梦境。来到这个世界以后,我的耳朵一直在聆听着,我的听觉和我的视觉一样,对这个世界有着一种美的渴求,但是如今这种渴求恰如我们对清新空气的渴求一样,正让人陷入空前的尴尬与无奈之中。在汉语里,形容听觉的词汇远不如形容视觉的多,这显然反映了盘古开天以来,听觉世界远不如视觉世界丰富多彩。但是在最近的几十年中,声音的家族破天荒地得到了超常的繁衍发展——有趣的是其中诸如鸟语蛙鸣之类的天籁却是朝着相反的方向正渐渐远离人类,空前繁荣起来的全是人籁、社会之籁、现代文明之籁。它们在时间上肆无忌惮地任意延续,早已颠覆了白昼黑夜固有的概念;在空间上狼奔豕突一般地泛滥于你的周遭,甚至铺天盖地袭击着你,淹没了你。每天每天,它们不厌其烦地叩击着你的听觉大门,叩击着你紧绷的神经,让你的精神不堪其扰而日渐麻木起来,浮躁起来,常常无所适从起来,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世俗起来。它们就这样每天每天参与塑造着你的一种“现代心态”。如此这般,所谓诗意人生,又向何处寻求?
然而,正如空气虽然遭到了严重污染,而大气中的氧气不曾消失一样,万籁喧嚣中符合美的原则的部分,也照样存在着,问题在于你如何听取。实际上,越是处于万籁乱耳之中,就越是需要悦耳的营养补充。在污浊空气的包围中,你要改善一下呼吸,就去泡泡氧吧,或者干脆到天然氧吧去潇洒一回;你担心自来水水质不可靠,你就改用矿泉水,或者干脆用蒸馏水。当然这对于万民而言,是太过奢侈了。可是让我们的耳朵忙中偷闲偶尔在音乐中泡一泡,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调节一下超速的心律,总还不至于是很奢侈的事吧。二十多年前,家乡的有线广播每晚九点的一曲“尾声”是刘天华的《良宵》,那是我每天生活中的一个兴奋点,只是当时我要听《良宵》只能到每晚九点,而且每天只能听那么一次,可是越是这样就越成了我每天的功课。也是二十年前吧,有一次我偶然在听收音时第一次听到慕名已久的《蓝色的多瑙河》,那心里美得几乎要晕过去。之后任凭我把收音机的调频键如何拨弄来拨弄去,再也拨弄不出多瑙河的一星水花来了,心里惘怅无比。如今,从条件上说,你要听什么,要怎么听,几乎是随心所欲 了,什么《蓝色的多瑙河》、《命运交响曲》、《卡门》,什么高山流水、阳春白雪,只怕你没有子期之耳。在客观上,音乐是走近我们了,可是在我们都不能超脱其外的现代生存境遇中,多少人的心灵正一步步远离音乐,万籁乱耳万象迷眼的现代生活,使心灵们渐渐迷失了自我,迷失了美的原则,从而隔膜了音乐,隔膜了一切艺术,早年播下一些诗意种子的心田也早已抛荒了,人生中原有的那么可怜的一点点诗意已枯萎殆尽,“人应该诗意地栖居着”的座右铭也还给了人家欧洲人了。
当然,张三李四们在风风火火财色酒气吃喝拉撒之余,也还常常熟门熟路地打开电视里的某个歌舞节目,或开起VCD,放放流行歌曲,也说要放松放松;还常常惠顾卡拉OK厅,煞有介事地操起麦克风,装腔作势地吼上一阵子。可是这关艺术何事?这跟诗意人生又风马牛何相及?连附庸风雅都还谈不上。在大学里讲了十几年《西方音乐史》的歌唱家刘欢最近在一次讲座中说,卡拉OK的流行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我们的音乐中娱乐成分远远大于审美成分,西方人把音乐当作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总是隔三岔五一家子带去听听歌剧,而在我们这里动不动就拿音乐来作游戏搞闹剧,这体现了二者在艺术素养上的差距。音乐走近了我们,我们的灵魂却远离了音乐,这就是张三李四们的生存本相。
一个人的生活如果没有一点艺术味,那是很可怜的。一位作家在一本书的前言中写道:“这样的时代,大家都在为生计奔忙,活得很平庸,离艺术很遥远,这对人性是很不公的。走在红尘滚滚的街巷,冥冥中常常听到艺术在身后大叫:‘蠢才,生活不是那样的!’”
一曲曲美妙的音乐在我们的精神家园的上空隐隐约约地飘荡着,她时刻都在召唤着我们的灵魂,期待着我们真正静下心来,用灵魂去接受她。 (2002年8月 于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