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晚,第二十六期廊桥村讲堂在温州东瓯智库一棵树艺术中心三楼廊桥村茶室如期举行。作为廊桥村的一员,温州大学历史系祁刚老师同各位村民一起解读神明簿册中的泰顺历史。
本期讲堂由温州市廊桥文化学会会长钟晓波主持。讲堂以线上为主,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在直播平台上共有3800多人次参与了本次廊桥村讲堂活动。
自2007年7月开始,祁刚老师在泰顺开展学术调查、研究,至今已逾十五年,田野足迹遍及泰顺16个乡镇的50多个村庄,搜集、整理了家谱、契约、碑铭、科本等各类民间历史文献800多种,并且利用这些泰顺民间历史文献从事专门研究,以专业的态度、科学的方法、独特的视角、乡土的理念,走读泰顺,在乡间田野中读懂文献,在文献的世界中理解泰顺,从而给大家展示了一个别样的泰顺历史与乡土文化。
广袤的乡土,是人类文明的真正故乡。泰顺以山立县,与山共生。遍布泰顺山村的民间信俗文化不但兼具浙闽,包容山海,且早已沁入泰顺人的生活,成为泰顺人精神世界的一道风景线。祁刚老师通过翔实的文献阅读和细致的田野采访,向线上线下的广大村民生动剖析了泰顺民间信俗的文化基因、历史编码。
礼失而求诸野,古礼不传,则问求民间。这么多年来,他一直把泰顺当作他的图书馆、书房、实验室。他以泰顺人的视角去看待文献和田野,但又不拘泥于此,而是透过王朝制度、历史事件等宏观叙事,细致入微地解码其中蕴含的泰顺人文。不管是研究地域社会还是研究历史人文,他都以“乡土”自持自勉。
天开飞云,锦绣泰顺。这十五年来,他每年都会数次深入泰顺做田野调查。在他看来,泰顺历史上由浙闽移民奥区而形成的以廊桥文化为标志的山地社会,实为一个有意义的长期课题。
讲座的互动环节,现场的廊桥村民以及线上观众积极与祁刚老师互动,纷纷就大家感兴趣的话题与祁刚老师进行问答交流。
扫下图二维码可以回看高清录像。